11/20 Day8

 

這幾天,時間真的很難熬。常常睡到半夜,起床思考,到底哪裡出了錯?從食物想到怪力亂神;信任醫生,同時也求神問卜;心急又無助,一邊希望不要是川崎,一邊又擔心如果不是川崎,那麼這可怕的敵人到底是誰?

 

其實更讓我焦慮的是,會不會其實阿虎早在13日之前就發燒了,只是我沒發現?十天的黃金治療期,會不會比我想的還緊迫?一思及此,夜半坐在床尾,努力地回想發燒前兩、三天,阿虎的精神、食慾好不好....。以上種種事後回想猶如杞人憂天的胡思亂想,在當下真的困擾我好幾天,而這可能也是曾經身歷其境的父母們,才能體會的心路歷程。

   

發燒第八天,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。

 

阿虎從19日晚上起,就沒再燒到39度以上,但體溫也仍在37度9~38.3微燒範圍內徘徊。20日早上,心臟超音波順利過關,但血檢報告出爐,發炎指數64,仍比入院時(63)稍高,白血球雖比入院的24,000稍降,但也有11,000,還是偏高。

 

於是,主治醫生決定當天下午就開始施打免疫球蛋白。事實上,在我們施打免疫球蛋白時,醫生都還不敢說這一定就是非典型川崎症,因此在此時此刻,只能從對阿虎無害的出發點治療,也就是說,就算不是非典型川崎症,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對他也不會有壞處。

 

以阿虎的體重計算,共計要打11瓶。健保局為防濫用免疫球蛋白,僅針對典型川崎症有健保給付,非典型川崎症則要自費施打。一瓶6,000元,十一瓶共計六萬六千元,比起阿虎的心臟,六萬六真的不算什麼。

 

因為不確定阿虎對免疫球蛋白是否有過敏反應,第一瓶以每小時12.5ml的速度注射,預計打四小時;觀察無過敏反應的話,另外十瓶則加快速度,每瓶打兩小時,預計十一瓶打到隔天下午兩點就打完了。

 

免疫球蛋白是高濃度的液體,因此注射一段時間後,管內就會產生氣泡,為免氣泡進入靜脈,把關的機器會嗶嗶作響。那個晚上,機器大約一小時響個一、兩次。下一個小時,因為一瓶快打完了,護士就來開燈再換一瓶,一整個晚上川流不息。阿虎因為傭兵來打仗,順利退燒,睡得十分安穩,我則睡睡醒醒,但摸到身旁的阿虎不像前兩天那般時不時就滾燙嚇人,即使睡不安穩,心情卻很輕鬆。

 

免疫球蛋白施打完畢,阿虎退燒。笑瞇瞇醫師及縝密醫師仍不敢斷言免疫球蛋白治療有效,還要留院觀察兩天。晚上,兩位醫師相繼來巡房。阿木我心中仍有無數的疑問。

  

非典型川崎症是不是表示發炎情形不像典型川崎症那麼厲害,冠狀動脈病變的機率會比較低嗎?」其實這個問題這幾天我早已用不同問法多次包裝,輪流問過兩位醫師了。之所以再問,無非是想聽到醫生說,是的,你家兒子冠狀動脈病變機率很低。相當然爾,醫生絕對不可能做這種承諾。

 

「如果是發炎情狀很嚴重的患者,肝、腎功能都受到影響,當然影響心臟的機率就比較高。」醫生不正面迎戰。

 

那非典型跟典型川崎症冠狀動脈病變的機率都一樣是20%嗎?」我想聽到的是,非典型川崎冠狀動脈病變機率很低或是零...。

 

「對。我們也有遇過非典型川崎的患者燒個五天就退燒了,沒打免疫球蛋白,後來還是發生冠狀動脈病變。」蝦米!太可怕了!

 

「所以非典型川崎患者就算退燒,還是打免疫球蛋白比較安全?」這時我有點慶幸阿虎持續燒到第八天,萬一退燒,我們以為全身而退不是川崎症,豈不大意失荊州。

 

「非典型川崎症比較討厭就是這樣,典型的很簡單,就直接用免疫球蛋白治療;非典型則因為也可能有其他病狀引起類似的症狀,在判斷上面會比較困難。也有碰過非典型川崎症患者因為發燒期間一直沒有出現典型症狀,父母選擇不自費施打,但過了急性期,患者手指開始脫皮(川崎症的特色之一),家長才懊惱說,當初應該要打免疫球蛋白。

 

住院以來,我們一直沒選擇自費打免疫球蛋白,是因為這東西也是從眾多捐血人的血液中提煉出來(人類血漿製劑的風險包括過敏性休克、血漿來源遭病原污染,雖然以上的機率不是很高,但我們本來是抱持著能不打就不打的想法)。醫生也覺得阿虎的精神尚可,可以再觀察看看。在當下,我真的覺得,要是阿虎根本不是非典型川崎症,那就不要白白承受免疫球蛋白的風險,但這麼說起來,如果非典型川崎症的機率很高,那是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下去以求自保呢?真是個難題。

 

「那第八天打會不會太慢?如果是這樣,應該一住院就打...」其實我也知道醫學報告是說發燒十天內施打,都可有效將病變機率從20%降到5%。但當局者迷,身在局中的家長,不由得陷入愈早用效果愈好的迷思中....。

 

「根據研究,第七天打跟第十天打的效果都一樣。

 

「我們已經打了免疫球蛋白,冠狀動脈病變可以降到5%了吧。」其實,我還是想聽到醫生說,阿虎冠狀動腦病變的機率是零。

 

「對,研究統計結果是這樣。」

 

接下來,縝密醫師並細心分析阿虎接下來病程的各種可能性。

「如果兩天後沒有發燒,接下來一個禮拜也沒有發燒,表示免疫球蛋白治療有效,我希望你們是走這條路。但如果仍然發燒,這時就要考慮是否還要再打免疫球蛋白,還是其實並非川崎症,而是其他免疫系統的問題。」聽起來好可怕!

「所以接下來一周沒發燒,表示安全過關,治療有效嗎?」

「對!」縝密醫師可能看我一臉憂愁的樣子,趕快接著補充。「我只是讓你了解這些可能的發展,但說太多好像又讓家長擔心,我也很為難。」

 

「不會不會,我們也想多了解一點比較安心。」我當下真的是這麼想的,事後才發現我太低估我"猴操煩"的特質了。(註)

 

 

打完免疫球蛋白,阿虎雖然不再發燒,但下床走動時,明明看起來就好很多,可以走過來走過去,但走到一半就喊走不動。問他腳會不會痛,千篇一律回答都是會痛。我本來安慰自己,免疫球蛋白才剛打完,發炎情形可能還沒完全消退,腳痛可能也是合情合理。到了晚上,縝密醫生的一席話,在我心中不斷盤旋擴大,此時阿虎又動不動大哭喊不舒服,壓抑多日的恐懼一瞬間爆發,也哭著對阿虎大喊,你到底怎麼了?沒有不舒服就不要用哭的!

 

在阿虎拔逼居中調和後,雙方冷靜下來。此時我發現阿虎打點滴的手略腫,請護士評估後,決定拆掉軟針,不再打點滴。被點滴困住多日的阿虎有如縱虎歸山,讓他下床走動,赫然發現走得飛快,也不再說走不動~莫非,下午嚷嚷走不動,是拖著點滴架造成阿虎的心理障礙?

 

 

再隔天,阿虎沒發燒,走路也不再喊腳痛,心裡暫時鬆口氣。觀察期過關,終於可以回家了!帶著阿虎走出病房,護理站前面,正有一群人唱聖歌傳福音。出了醫院,七天六夜的病房禁錮,讓出院那天本就普照的陽光格外耀眼,心中還盈繞著旋律已漸不清晰的聖歌,我在心中感謝菩薩感謝老天感謝主,感謝任何給予我們堅強能量度過此劫的神明。

 

註:與醫師的對話是出院後追憶所寫成,若醫生的答話中有錯誤之處,應是我記憶失真,或是理解有誤所致,特此註記。

 

  

後記:

 

剛回到家前幾天,我杯弓蛇影,時不時就探探阿虎額頭看有沒有發燒....。看他精神愈來愈好,心情放鬆不少。

 

再隔幾天,發現阿虎雙手脫皮,這是川崎症過了急性期的症狀之一。

 

禮拜一回診抽血,報告出爐,血小板從住院時的四十四萬多,飆高到九十六萬多.....聽了差點昏倒。不過笑瞇瞇醫生說,川崎症的病程就是如此,雖然過了急性期,還是持續會有血小板升高、白血球升高、發炎指數升高的情形,對於血檢結果不用太擔心,平常只要注意阿虎有沒有再發燒就好了。笑瞇瞇醫生說血檢結果以及手脫皮的樣子,看起來阿虎得的就是川崎症。幸好,打了免疫球蛋白。

 

為了避免冠狀動脈病變,目前先服用一個月低劑量阿斯匹靈,一個月後追蹤心臟超音波以及血液檢查,如果過關,或可停用阿斯匹靈。此後則要每年定期追蹤,追蹤至成人為止。希望一路過關斬將!!

 

川崎症的成因不明,目前醫界傾向的推論是某種常見的病毒,加上患者的某種基因,引起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。我以為川崎症十分罕見,卻發現,當我一說出川崎症,身邊至少有十個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孩子,得過此症;再加上我們住院期間,馬偕同時也住了好幾例的川崎小病人,才發現,川崎症並非是僅止於耳聞的江湖傳說,它雖然不常見,但也絕非偶例。

 

在此之前,我是聽過川崎症的,但只大致了解它是什麼疾病,卻從來沒放在心上。阿虎從小就是健康寶寶,沒有過敏體質(至少到目前都沒有過過敏的症狀),雖然偶爾會感冒,但就跟一般的病程一樣,很快就復原。跟阿虎把逼兩邊的家族,也沒聽過什麼重大疾病。飲食方面,三餐大多是自己煮,並且以天然食材為主,麵包、餅乾、蛋糕、包子這類加工食品,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,外面賣的食品加工物雖然還是會吃,但在比例上而言,仍算少數。

 

阿虎還沒上幼稚園,也從來沒去過托育中心。在養育上雖有我的堅持,但阿虎也絕對不是養在家裡免疫系統從不練兵的嬌貴孩子。我們幾乎天天去公園運動、草地散步,假日爬山走路。阿虎想玩沙、玩土、玩石頭,基於親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,我也從不制止,僅要求他不觸控口鼻,並徹底洗手。

 

以上種種,跟川崎症致病因素一點關係也沒有,只是心理上,自以為在安全區域,與罕見疾病距離很遠。殊不知,這只是自我感覺良好。川崎症就像上天要你擲骰子,即使這骰子有一千面,但擲到了就是擲到了,跟本來是不是健康寶寶、有沒有過敏、平常吃什麼、玩什麼,一點關係都沒有。在阿虎這次生病之前,完全沒有異狀,沒有咳嗽、流鼻水、倦怠等等生病前兆,食慾、活動力都超級正常,就是某天的夜裡,突然發起高燒,如此而已。

 

川崎症就是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病症。雖不常見,但也非罕見。套句台灣研究川崎症的專家郭和昌醫師的話:唯有心中有川崎症,才能避免不當治療與診斷。比起腸病毒或感冒,川崎症出現的機率仍然較低,父母們不用過度擔心中獎,但如果發生與平常相當不同的症狀(例如阿虎這次異常的腳痛與膝蓋腫脹,剛開始我就覺得不對勁,一直問拔逼,阿虎的腳本來就這麼厚嗎?阿把一直說是,直到打了免疫球蛋白完全消腫後,才確認,那明明就是腳腫,不是腳大啊),就千萬要提高警覺啊!

 

一直覺得,我們能提供給孩子的物質變多了,但平安健康長大如此微薄且深刻的希望,卻要比以前我們那隨便養隨便大的年代更加不容易了。

引用網路資料:國內的統計調查顯示川崎病的病例數目逐年增加,1976年在台大出現第一個病例開始,至2000年已增加至8,339人,為每十萬個五歲以下兒童達541例。

 

 補充:

12月25日耶誕節當天回診,心臟超音波正常,血液檢查也正常。笑瞇瞇醫生說可以畢業了,不用再回診追診!可喜可賀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l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